/

垃圾分类新时尚 青春赋能新跨越

无线徐州

2025-04-18

2025-04-18

连日来,徐州市垃圾分类送课上门活动在全市各大高校掀起预约热潮。4月18日下午,徐州市垃圾分类讲师团讲师吴其航走进春意盎然的徐州工程学院开讲“垃圾分类应知应会”,全面展示垃圾分类的中国之治与青年担当,为圣彼得堡联合工程学院的学生党员工作站成员及环境工程专业的3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知识课程。

垃圾分类  青春注脚

“从46个重点城市试点,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覆盖,中国垃圾分类的‘进度条'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讲师开篇即以国家视角破题,让同学们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表示,课件中误食塑料的海豹照片与专业课上学习的微塑料污染研究不谋而合。这让他们意识到,课堂理论正在转化为迫在眉睫的治理实践。这种认知升华正是活动设计的深意所在——将国家政策、城市实践与专业学习有机串联,高校青年理应成为垃圾分类的先锋。

分”出趣味  干货满满

“用过的纸巾属于什么垃圾?”“榴莲壳为什么不是厨余垃圾?”系列生活化的提问,点燃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讲师适时引入徐州市“大分流细分类”体系的技术逻辑——末端处理工艺决定前端分类标准,让同学们更为详细了解各类垃圾的正确分类方法和投放技巧。学生党员工作站负责人王宇秋在听讲了“三定一督”工作法后表示,青年大学生不仅要做好自家“两桶一点”,更要成为学校垃圾分类的宣传员、督导员,让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

绿色校园  未来可期

从“新时尚”到“好习惯”的跨越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为了让垃圾分类知识入脑入心,活动尾声播放了垃圾分类公益宣传片《十四亿分之一的坚持》,一帧帧温馨的镜头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同学们纷纷表示,每个人都行动起来就是一次生活方式的伟大变革,期待大家都能参与到这项变革中来,守护好绿色校园、生活家园。

徐州广电编辑:蒋莉

阅读全文 阅读
收藏
在看
赞0
精选留言 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