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4项专利、从11.0到0.8 这群人努力只为云龙湖水更清......
作为徐州市唯一5A级景区,有着徐州生态绿肺、城市客厅之称的云龙湖风景名胜区,近年来先后实施显山露水、景观提升、文化挖掘等提升改造项目,景区以优美环境、优良秩序迎接四海宾朋,为古彭大地增添厚重而时尚的人文色彩。云龙湖优美的环境背后离不开无数人的辛勤付出,今天让我们走进这支研究云龙湖水质的科研团队,去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上午10点,在中国矿大科技园的徐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院内,渠俊峰正在给团队成员布置一天的工作。在他面前1.24米×2.08米的水池内,盛放着去年7月从云龙湖里取来的湖水。这里模拟真实生态环境对水质进行生态净化,经过半年多的测试,浊度从11.0 NTU降至0.8 NTU,半米深的水池清澈见底。
“云龙湖进行景观水体生态自净化模式的研究,主要是构建和完善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和藻类等水生态链,增强水体自然净化和良性循环功能,优化生态空间、提升生态价值、打造生态红利。”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副教授渠俊峰告诉徐州广电记者。
2021年,他们与市云管委共同承担徐州市科技项目《城市景观水体近自然生态修复模式研究——以徐州市云龙湖风景区为例》的科学研究,徐州广电记者看到,渠俊峰将实验水池安放在光照相对充分的地方,从云龙湖取来水和土壤,种上沉水植物,定期监测、记录水质变化。
渠俊峰表示,目前在进行水体生态链的构建,首先选择的是矮生的密齿苦草,达到了降低浊度、净化水体、自然净化的功能。而之所以选择矮生的密齿苦草,是根据徐州的温度、气候还有水体现状的情况。
渠俊峰从2013年开始研究景观水体生态净化技术,并拿到了国内外4项专利。他告诉记者,守护优美水体生态环境,是新一代科研人员肩负的责任。对于徐州唯一5A级景区云龙湖,未来他将投入了更多关注。“目前我们构建的主要是一些沉水植物,下一步还有一些软体动物,比如说河蚌、螺蛳,再接着是滤食性鱼类,比如鳙鱼、鲢鱼,然后再附着一些藻类,构建完整的水生态链,使它能够发挥自然净化和良性循环的功能。”
徐州广电记者:郑子豪 李政佐
编辑:徐浩 汤倩 戚蓓宁